解讀nginx負載均衡的5種策略
要理解負載均衡,必須先搞清楚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
負載均衡的幾種常用方式
1、輪詢(默認)每個請求按時間順序逐一分配到不同的后端服務器,如果后端服務器down掉,能自動剔除。
upstream backserver { server 192.168.0.14; server 192.168.0.15;}2、weight指定輪詢幾率,weight和訪問比率成正比,用于后端服務器性能不均的情況。
upstream backserver { server 192.168.0.14 weight=3; server 192.168.0.15 weight=7;}權重越高,在被訪問的概率越大,如上例,分別是30%,70%。
3、ip_hash上述方式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說,在負載均衡系統中,假如用戶在某臺服務器上登錄了,那么該用戶第二次請求的時候,因為我們是負載均衡系統,每次請求都會重新定位到服務器集群中的某一個,那么已經登錄某一個服務器的用戶再重新定位到另一個服務器,其登錄信息將會丟失,這樣顯然是不妥的。
我們可以采用ip_hash指令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客戶已經訪問了某個服務器,當用戶再次訪問時,會將該請求通過哈希算法,自動定位到該服務器。
每個請求按訪問ip的hash結果分配,這樣每個訪客固定訪問一個后端服務器,可以解決session的問題。
upstream backserver { ip_hash; server 192.168.0.14:88; server 192.168.0.15:80;}4、fair(第三方)按后端服務器的響應時間來分配請求,響應時間短的優先分配。
upstream backserver { server server1; server server2; fair;}5、url_hash(第三方)按訪問url的hash結果來分配請求,使每個url定向到同一個(對應的)后端服務器,后端服務器為緩存時比較有效。
upstream backserver { server squid1:3128; server squid2:3128; hash $request_uri; hash_method crc32;}在需要使用負載均衡的server中增加
proxy_pass http://backserver/; upstream backserver{ ip_hash; server 127.0.0.1:9090 down; (down 表示單前的server暫時不參與負載) server 127.0.0.1:8080 weight=2; (weight 默認為1.weight越大,負載的權重就越大) server 127.0.0.1:6060; server 127.0.0.1:7070 backup; (其它所有的非backup機器down或者忙的時候,請求backup機器) }max_fails :允許請求失敗的次數默認為
1.當超過最大次數時,返回proxy_next_upstream 模塊定義的錯誤
fail_timeout:max_fails次失敗后,暫停的時間
配置實例:
#user nobody;worker_processes 4;events {# 最大并發數worker_connections 1024;}http{ # 待選服務器列表 upstream myproject{# ip_hash指令,將同一用戶引入同一服務器。ip_hash;server 125.219.42.4 fail_timeout=60s;server 172.31.2.183; } server{# 監聽端口listen 80;# 根目錄下location / {# 選擇哪個服務器列表 proxy_pass http://myproject;} }}負載均衡的五種策略是什么?
實行負載均衡的目的就是讓請求到達不同的服務器上。一次請求到服務器之間,有那么多環節,因此可以實現的方法也有很多種。
負載均衡的五種策略1、輪詢(默認)每個請求按時間順序逐一分配到不同的后端服務器,如果后端服務器down掉,能自動剔除。
2、指定權重,指定輪詢幾率,weight和訪問比率成正比,用于后端服務器性能不均的情況。
3、IP綁定 ip_hash,每個請求按訪問ip的hash結果分配,這樣每個訪客固定訪問一個后端服務器,可以解決session的問題。
4、fair(第三方)按后端服務器的響應時間來分配請求,響應時間短的優先分配。
5、url_hash(第三方)按訪問url的hash結果來分配請求,使每個url定向到同一個后端服務器,后端服務器為緩存時比較有效。
負載均衡實現的方法HTTP重定向負載均衡HTTP重定向負載均衡有一臺重定向服務器,它也是一臺普通的服務器,其唯一的功能就是根據用戶的HTTP請求計算一臺應用集群中服務器的地址,并將此地址寫入HTTP重定向響應中返回給用戶。
這種方案實現起來簡單,但是需要瀏覽器請求兩次服務器才能完成。并且重定向服務器很容易編程瓶頸,因為一次重定向返回的過程,也是一次標準HTTP請求,如果集群內有10臺機器,那HTTP重定向服務器的流量將是應用服務器的10倍,如果有100臺估計就宕機了,所以伸縮性能受到了很大限制。使用302響應碼重定向不利于網站SEO。
DNS域名解析負載均衡這是利用DNS處理域名解析請求的同時進行負載均衡處理的一種方案。在DNS中配置多個A記錄,每次域名解析請求都會根據負載均衡算法計算一個不同的IP地址返回。
DNS域名解析負載均衡的優點是將負載均衡的工作轉交給DNS,省掉了網站管理維護負載均衡服務器的麻煩,同時還可以使用智能DNS可以基于地理位置或者ISP來做域名解析,用戶將會得到距離最近或者速度最快的一個服務器地址,這樣可以加快用戶的訪問速度,改善性能。
但是這種方法也有很大的缺點,DNS是多級解析,每一級都會緩存DNS記錄,如果某個服務器變動了,DNS記錄更新的時間將會很長,這個速度取決于域名服務商。一般大型網站都會使用DNS域名解析,利用域名解析作為一級負載均衡手段。你可以使用 dig <域名> 的方法查看某個域名的A記錄,你會發現很多網站會有多條A記錄。
反向代理負載均衡這種方法就是使用反向代理服務器,它一般在web服務器前面,這個位置也正好是負載均衡服務器的位置,所以大多數反向代理服務器同時也提供負載均衡的功能。由于web服務器不直接對外提供訪問,因此web服務器不需要使用外部IP,而反向代理服務器則需要配置雙網卡和內部外部兩套IP地址。
反向代理服務器轉發請求是在HTTP協議層面,因此也叫應用層負載均衡,由于應用層在七層網絡模型中的第七層,所以一般也稱為七層負載均衡。優點就是和反向代理功服務器功能集成在一起,部署簡單。缺點是反向代理服務器是所有請求和響應的中轉站,其性能可能會成為瓶頸。
網絡層負載均衡這種方法是在網絡層通過修改請求目標地址進行負載均衡,網絡層在七層網絡層模型的第四層,所以也叫做四層負載均衡,也叫做IP層負載均衡。
請求達到負載均衡服務器后,由負載均衡服務器在操作系統內核進程獲取網絡數據包,根據負載均衡算法得到一臺真實web服務器的地址,然后修改請求的目的地址到這臺真實的web服務器地址,等到web服務器處理完成后,響應數據包回到負載均衡服務器,再將數據包源地址修改為自身的IP(負載均衡服務器的IP)地址發送給用戶瀏覽器
這里關鍵在于真實無力web服務器響應數據包如何返回給負載均衡服務器。一種是源地址轉換(SNAT),第二種是負載均衡服務器作為網關服務器。網絡層的負載均衡在內核進程完成數據轉發,有更好的性能。但是由于響應請求的流量要經過負載均衡服務器,容易成為瓶頸。
總結以上為個人經驗,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好吧啦網。
相關文章: